长者版 | 无障碍浏览 | 联系我们
网站首页 > 政务资讯 > 审计动态

奏好研究型审计“三部曲” 助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

访问次数: 来源: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:2023-05-23 16:47
文字大小:

为推深做实研究型审计,亳州市审计局牢牢把握审前调查、审中实施、审后整改三个环节,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,不断增强审计监督效能,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

一、前研一步,吹响审前动员

将研究作为开展审计工作前置条件提前谋划,做足准备工作,下好审计工作“先手棋”,打好“主动仗”。一是政策研究先行。通过召开审前座谈会、集中走访调研、查阅资料等方式,深入学习研究有关法规政策、行业背景、被审单位内外部情况,吃透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,确保审计目标和实施方案能够聚焦重点。二是数据采集先行。SQL serverPython等数据分析工具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,及时研判预警风险隐患推动大数据审计前移。三是审计方案先行。充分结合审前阶段的研究成果,从审计目标、审计范围、审计内容重点、审计方法、人员配置等方面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。

二、深研一层,唱好审中“进行曲”

以深入研究为基础推动审计发现问题,把研究形成的审计思路转化为具体审计实践成果,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是深入研究问题成因。针对具体事项和问题,聚焦微观,研究成因和矛盾关键,查深查透,揭示问题本质,做到事实清楚、定性准确、建议可行,保证审计质量过硬。二是嵌入研究讨论流程。建立审计现场“三会”讨论机制,组内召开业务会,深入研究审计中的疑点难点问题,组织主审座谈会,总结经验做法共享审计成果,组织项目统筹会,对全局项目综合统筹及时纠偏。三是融入审计技术方法。创新数字化审计工作思路,组建数字化审计团队,开发数据分析评价模型,采用“集中分析、分散核查”的方式,锁定审计疑点,深度挖掘线索,推进审计数字化转型。

三、改研一体奏好审后交响

坚持“查、治、防”相结合,注重加强审后整改工作研究,做好审计工作的半篇文章,并为后续开展研究型审计不断积累经验。一是实行整改标准清单化管理。研究制定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审计整改标准的办法》,根据具体审计查出问题,从时间标准、责任标准、任务标准、措施标准、结果运用标准等5个方面对整改标准进行细化,逐项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要求,并根据整改标准清单要求,全方位把控审计整改质量,核查是否按条整改到位。二是健完善整改督办方式。建立“一旬一调度、一月一起底、一季一督查”机制,对不重视审计整改、整改质量差的单位,定期提请市委市政府专题调度,严格把控整改事项、整改措施、整改进度,不断提升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的成效。三是坚持贯通协同各类监督。持续深化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、纪检监察、巡视巡察、公安检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,建立“巡审联动”“警审联动”“检审联动”等工作机制,共享监督成果,深化审计成果转化,加大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处理和追责力度,推动更深层次、更大范围的整改。四是研究总结推动成果转化。审后通过开展审计项目“回头看”,对审计项目进行复盘,总结经验,检讨缺失,充分讨论审计流程,工作中的弱点、堵点、难点,积极查漏补缺,强化学习研究,改进方法策略,转换工作思路,积累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经验。(审计整改监督科 罗会晓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Copyright©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4157号
主办单位:亳州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:0558-5555360
  网站标识码:3416000017  网站导航  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
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79号